
8月29日下午,由厦门华尔居家居装饰有限公司发起和主办的厦门市第一届软装饰高峰论坛于厦门航空港花园酒店成功举办。论坛邀请了来自行业各个领域的代表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和交流讨论,与会人数达200余人,大部分为室内设计师、装饰公司负责人、高星级酒店高管、高端会所负责人、房地产企业负责人。
论坛于下午15:30开始,18:30结束,全长3个小时。论坛采取主题演讲和开放式互动交流结合的方式进行,嘉宾踊跃发言,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从北京特意赶来的全国工商联装饰协会家饰专委会秘书长张晓霞女士,来自荷兰的国际知名软装设计师、两届欧洲花艺大赛冠军、上海世博会荷兰馆主创设计师A.J.Schep先生,来自厦门本土的知名室内设计师赖云舟先生、地产营销专家兼房友网CEO张文彪先生及论坛主办方厦门华尔居家居装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德盛先生等,围绕论坛主题“现状与前瞻”,从各自角度和从业体会做了主题演讲,并深度交流讨论,房友网作为本次活动媒体支持,也在活动现场进行了现场网络直播,以下是论坛内容。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和大家相聚一堂,共同举办厦门市第一届软装饰高峰论坛,共商厦门软装饰行业未来发展。本次论坛邀请到全国工商联家居饰品协会秘书长张晓霞女士、国际知名软装设计师A.J.先生、城市年轮机构及房友网董事长张文彪先生、厦门知名室内设计师赖云舟先生、厦门华尔居家居装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德盛先生等作主题演讲及访谈嘉宾,在此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同时我也代表本次论坛主办方厦门华尔居家居装饰有限公司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与支持,现在我宣布厦门市第一届软装饰高峰论坛正式开幕。有请论坛主办方厦门华尔居家居装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德盛先生致开幕辞。”

华尔居软装体验中心副总经理刘德盛先生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尊敬的张秘书长,朱会长,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非常高兴与大家欢聚一堂,共同见证厦门市第一届软装饰高峰论坛的开幕。作为论坛的发起方和主办方,我谨代表厦门华尔居家居装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诚先生以及全体同仁对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大家的热情参与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为一个在软装行业奋斗了5、6年的老兵,看到举办厦门市第一届软装饰高峰论坛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我的心里可以说也是无比的激动。
厦门软装行业太需要这样一个论坛了!为什么呢?因为相较于国内其他发达城市,目前厦门软装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从软装饰品的设计开发、软装系统设计、饰品配套还是陈设服务,都与广州、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厦门需要一个软装论坛、需要一个软装行业沟通的平台,需要把与厦门软装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诸位召集在一起,共同来探讨厦门软装的现状与未来。
我们华尔居团队经过多年摸爬滚打的实战和对国内外软装市场的深入研究,在厦门创新地提出了一站式整体软装的服务理念,我们将从软装饰品的研发、制造到软装工程的设计、各种不同类型的软装饰品配套到现场陈设等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整体服务。我们对这个理念充满信心,对厦门市场充满期待,衷心希望为各界朋友们的精妙绝伦的设计方案提供画龙点睛的神笔,最大化实现你们的设计理念,让你们的作品表达出你们的设计需要表达的意境!
但一个企业的能力是有限的,要真正促进厦门软转行业的提升和发展,需要整个软装行业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共同发力。共同的行动,源自共同的理念,而共同的理念来自相互的了解、思想的交流和碰撞。这就是我们举办此次论坛的初衷。
我们非常荣幸底邀请到了我们行业协会的领导和各级代表、产品研发设计代表、生产商代表、整体软装服务商代表、客户代表以及我们的同行等,我刚才的浅显发言算是抛砖引玉,接下来我们的国内外嘉宾将以主题演讲与开放式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分别从各自的专业领域、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探讨厦门软装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共同推动厦门软装市场的健康发展,让厦门软装行业早日走上康庄大道!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厦门市建筑装饰协会会长朱奖怀先生首先发言
首先我想说的是,今天我们所探讨的软装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产业项目,因为这个产业不仅仅是文化产业,它还能产生效益。
近几年我们一直在探索厦门文化产业的项目在哪里,我想今天我们能够在这里找到有意义的项目。也希望通过今天这个论坛,让厦门软装饰发展得更加成熟。
厦门是一个有“文化”的城市,它所属的文化非常有特色,闽南的文化底蕴就在厦门。希望我们的业界在探索软装行业的同时,也能结合我们闽南的文化,让我们的业主在通过软装装扮了家庭空间之时,也能够体会到闽南文化的魅力。所以我们今天这个论坛是非常有意义的,能够让业界的精华融汇到一起,相当于开启了一扇门。

从北京特意赶来的全国工商联装饰协会家饰专委会秘书长张晓霞女士发言,她介绍了全国软装饰行业的发展格局与趋势:
我觉得软装饰是一种生活态度在生活环境中的一种体现。厦门人的生活态度是非常有自己的特色的,不同于上海的小资,不同于深圳的快节奏,它是一种有生活理念的、悠然的、比较缓慢的生活方式。
首先我想探讨一下究竟什么是软装饰。在人们生活越来越富裕的时候,人们在追求生活环境的轨迹会越来越清晰。而现在在我们的家里家具、家电什么都有了,但是人们对更美好的生活是不会停步的,我们开始需要一些饰品、一些花、一幅画来更加表现我们对于生活的理解与品位,这也是软装会有很大发展空间的原因。
在提到软装饰的时候,我想再提到两个词,那就是“家居饰品”和“陈列艺术”。我们家居中的装饰品、装饰画等等,其实这些东西在之前都存在,只是近几年我们将这些整合在一起,整合出一个概念,那就是家居饰品。陈设艺术也是一直都存在,我觉得陈设艺术世俗的称呼就是软装饰。
而对于软装饰的现状与前景,我想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希望通过今天的论坛,我们可以对软装饰有更多的认识与了解,也希望这个行业能够更好地发展。这里就需要对设计师提出很高的要求,怎样在短时间内,更好的服务这个市场。只有是真正尊重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有艺术修养和审美眼光的人才能 做好这个行业。所以设计师必须在软装行业不断从各方面去提升自己,因为软装市场的需求真的非常的大,希望我们设计师能真正在这个领域淘到自己的金,谢谢大家!

国际知名软装设计师A.J.Schep发言,演讲的主题是设计与潮流
感谢你们的到来,今天下午我演讲的主题是潮流与设计,我在中国这个行业工作5年了。第一个主题讲什么是设计,设计就是把一些形态变成想法的过程,把一种行动的计划,或者是实物的描述;潮流是走在时代前列的,是一种发展,是一种满足人们欲望的发展形势,潮流是从无到有,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而形成的一种趋势。那么我们怎么把设计和潮流结合在一起呢?如果把设计比作车,那么潮流就是车上的GPRS,想像一下,车上如果装了GPRS,那么我们无论到什么地方,都可以驾轻就熟。所以这就是潮流和设计的关系,车就是设计,潮流就是GPRS。潮流和设计之间的关系,潮流给设计创建了一个框架,潮流他给出了一个主色调和一个主流的形状。潮流就像一个食谱,他能帮你怎样做一个东西,他能帮你制作一 个做一个怎样的蛋糕。潮流他不是从天而降,它有自己的定义;潮流不是自己想怎么定义就怎么定,它由五方面组成,人口结构-政治-技术-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经济。
打个比方,两年前发生的国际金融风暴,让人们对潮流不可企及,让人们不停的观望 。现在经济转暖,人们开始接受新的东西,新的技术会带来潮流,潮流就像一个趋势,麦当劳之前不在中国,现在成为中国人开始接受的快餐。
接下来介绍的是潮流和人们之间的关系,介绍五个不同的人类群体,对潮流的影响,第一类人——潮流的创造者这类人,他不观望,他不模仿别人,他以自我为中心,如麦当娜,第二类人被称为潮流的传播者,比如某些公司,他结合第一类人的想法,抓住潮流,把潮流结合到他们自己的产品中;第三类人,就是潮流的预测者,AJ就是这样的人,他能让周围的人感到非常开心,能够发现新的东西,把新的思想带给大家。AJ这样的第三类人,他把潮流印制成书本(实际的东西),第四类人,潮流的追随者,五类人中这个区域是绝大部分人,工厂中生产绝大部分产品,这些可以是中国到欧洲,也可以是说人们到商店购物,采购的人。第五类人,他们 比较另类,他们不追随潮流,他们通常来自乡村地区或者年老的前辈。
那么现代潮流是什么意思呢,比如我们可以把旧的厂房改装成起居室,特殊的材质去建造你的房屋,必须要有男性气概的,比如钢材,水泥等等,颜色是非常干净的,黑色、白色、红色以及黄色。假如,现在一个年轻人有钱,想要改变他的房子,问他,他说,我不知道,反问设计师:你是设计师,你应该把你的想法给我。如果要设计的话,作为设计师必须了解他的基本信息(是否已婚等等),这种可以把旧和时尚相结合。
设计的想法同样很重要,作为设计者必须要了解相关内容,房子有多大,格局是怎样的,如果和客户协商,可以对客户说:这是我的想法,你觉得怎样呢?另外,要根据设计的想法去买有关物品装饰新居。产品选好了,要落实到实践当中。最后来到实地考核验收的时候,布置出来时非常时尚的画面。设计师必须要非常了解客户要的是什么,要了解潮流能帮助你怎样开发新产品,怎样帮助客户他想要的。

接下来是厦门知名室内设计师赖云舟先生带来“软装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主题演讲,他带来他最近的设计案例进行了讲解。

在这个“倦鸟归巢”的案例中,玄关处给人古朴、宁静的感觉,而且很有人文气息。通过白色枯枝、陶土罐子、碎石块等饰物来进行表现,表达的是一种都市中的人们渴望回归到家园,渴望心灵的栖息这样一种意境。所以,我认为软装并不是你用饰物把一个空间填满,而应该是更有主题性、画龙点睛的点缀。但目前厦门在软装发展来说,还算比较滞后的,我们在装修中还需要引进更新的东西、更新的理念来进行装饰。

城市年轮机构及房友网董事长张文彪先生谈对厦门软装行业的看法
其实我是一个外行,我的工作不是软装行业的,不是软装设计师,但是我的工作与软装是息息相关的。以外行人的观点来说,软装更多是心理层面的东西在空间上的体现,它有专业也有不专业的部分,它可以是设计师的专业的设计,也可以是我们自己的随意搭配,一个成功的软装是一个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设计。
软装会推动厦门的酒店、会展,当然也推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九十年代的时候有很多未装修的房子,他们会做一些样板房,样板房就需要软装,但其实当时样板房也很少,还有的是买不到材料,从香港,从外地带过来,费时费力,而且我们缺少专业的设计师进行软装设计。发展到现在,我去看过外地很多楼盘,觉得我们的眼光不比别人差,可是我们的软装是那么弱后。
我们厦门人有一个特点,我们是侨乡,是对外开放的试点,但是我们的理念上会有一些滞后。我觉得目前厦门软装有一些不足,一个是目前很多设计师没有从我们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往往更多地倾向于表达自己的设计想法;另一个是产业不透明,没有一个行业的标准,这样成本就会很大;第三,对于房地产样板房而言,设计的时候往往没有更加贴合我们的业主。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更市场化,立足于我们的客群,比如五缘湾一号的样板房就很好地展现了“用心于生活”的理念,让人有家的温暖感。这个楼盘的样板房软装与硬装的衔接,表达得很到位,会让居住在其中的人,尤其是女主人享受到居家的温暖。
厦门在软装这块市场前景其实非常的大。因为作为房地产营销机构,许多房友在购买了我们营销的房子之后,成为我们的会员,他们往往在装修的时候会问我们,应该到哪里去买软装。所以现在出现华尔居这样有专业的服务的软装卖场,这对于我们开发商、以及房地产的营销机构是非常棒的事情,我们的市场正需要一种提供整体软装设计理念的服务。
如果要谈对于软装的看法,我认为,一个城市软装行业发展的水平,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幸福指数。因为一个人只有在他有非常好的心情的时候,才会想到去装点他的家,把他的家布置得很靓丽,所以我觉得软装的先进水平,可以在某种角度上代表我们一个城市、乃至社会的发展水平。

主持人:“我们这次论坛注重交流、讨论、分享,就是要让来自行业不同领域的代表从不同视野、角度和需求出发来表达自己看法,下面,我宣布,论坛进入开放式互动交流环节,有请论坛特约访谈嘉宾上台。他们是全国工商联家居饰品协会秘书长张晓霞女士、国际知名软装设计师A.J.先生、城市年轮机构及房友网董事长张文彪先生、厦门知名室内设计师赖云舟先生及华尔居副总经理刘德盛先生上台,与我们分享他们对厦门软装饰行业的观察和思考。有请!”

主持人:“首先我想请问A.J.先生,中国和外国软装设计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A.J.先生:“中国和外国的设计思想是有一定差距的,比如我和赖先生的设计就有很大的不同;但从同一节点出发,我们又是相同的,如黑色,白色主色调使用一致。”

主持人:“张秘书长,目前全国软装行业发展处于什么水平,您觉得软装行业未来趋势会是怎样?”
张秘书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对于美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这两年很多人对于软装饰的认识也逐步提高,这一块的市场仍在不断扩大。
谁能把软装市场需求这块蛋糕吃在嘴里,这是对能力和水平的挑战。在软装设计中有很多的困惑和烦恼,据我了解,这块做得比较好的是海外设计师。讲香港和台湾比较成功的设计师,他会把软装领域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这对于我们每一个设计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另外,目前我们很难寻觅到软硬兼施的装修建材公司,因此在硬装方面,我们也要不断加强自己的素养。只有软硬结合才能更好地充分发挥。
在此我也提一些我的看法:首先,靠一个人不够,这个行业要发展需要很多人共同来探讨;第二部分,就是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第三关键问题就在于推动主题,如何能够在推动整体软装服务,深入人心,那么我们的论坛就是成功的。

主持人:“刘总,您从事软装行业也有五六年时间了,面对厦门软装行业的现状,您认为造成这个现状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以及应该怎样改变这一现状?”
华尔居软装副总经理刘德盛:据我多年的观察,我把厦门软装行业现状归纳为“两个怪圈、三大难题”:
首先,我先来谈谈两个怪圈,第一个怪圈就是——虽然“轻装修、重装饰”口号已经被喊了很多年),但是软装饰的理念仍比较落后,基本上还停留在“软装设计靠抄、软装饰品靠淘”的阶段;
第二个怪圈是“甲方舍近求远,乙方近水楼台不得月”,厦门是中国改革开发最早的沿海城市之一,房地产及建筑设计行业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最近几年,星级酒店建设方兴未艾,高端会所层出不穷,高档豪宅数不胜数。酒店、会所需要软装、各种商业空间需要软装,楼盘样板间需要软装、高档豪宅更需要软装。由此可见,厦门对软装需求是旺盛的、市场潜力也是巨大的,但是很多业主往往舍近求远,宁可找外地的软装设计师、找外地的软装服务商,也不愿意找本地软装服务商配合,所以,我说我们这些本地软装服务商是“近水楼台不得月”。
接下来,谈谈我所总结的厦门软装行业的“三大难”:
一是软装人才难求:由于软转饰行业起步晚,所以厦门市场上专业的软装设计师、软装配饰师及软装陈设师奇缺;
二是软装饰品难找:在座的设计师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验---虽然做了很多很好的创意,但是找不到和自己设计理念相配套的软装饰品,导致达成的空间效果大打折扣。
三是软装业务难做:即使有些业主已经认识到软装的重要性,也愿意为自己的空间设计加入软装配饰,但他们只是停留在对饰品的购买上,还不能接受软装设计收费的观念,类似于十年前室内设计收费难一样,这就挫伤了很多软装从业人员积极性,阻碍了软装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设计界的朋友一定跟我一样,对这三大难现象都深有体会。